亚洲av成人无码精品综合网站,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,亚洲人成无码网www动漫,18禁黄无遮挡网站免费

產品分類
Product categories

聯(lián)系我們

聯(lián)系人:吳先生

電話:0731-84448301
手機:15273125250

地址:長沙市楓林三路398號麓谷明珠家園7棟116商鋪

新聞資訊

您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資訊 >

安瓿灌封機操作前需要做哪些準備與調節(jié)

2018-09-26 09:15:02
安瓿瓶灌裝封口機使用前的準備、檢查和調節(jié)
    (1)檢查確認拉絲灌封機已清洗消毒待用,如不合格,用75%乙醇消毒管道、針頭,再用注射用水沖洗。
    (2)檢查確認各連接密封完好,各閥門開啟正常。
    (3)檢查確認各控制部分(電、氣、儀表)正常。
    (4)拉絲灌封機各部位調節(jié):
    1)進瓶部分擋瓶板的調整:調整輸送鏈的擋板,使安瓿落在輸送鏈槽中,并與底板垂直,以保證安瓿輸送平穩(wěn),避免產生夾瓶現(xiàn)象(圖9—37)。
    2)針架組的安瓿位置調整:在停機狀態(tài),用手輪輸送一組(23支)空安瓿放置于針架上,旋松螺母(E),使安瓿與上固定板(D)及下固定板(F)互成九十度,再調整上固定板的高低,并使上固定板(D)距離安瓿IZl 17 1/1131,然后旋緊螺母(E),如圖9—38所示。
      針架組的針頭組的調節(jié):針頭組包括吹氣組和灌裝藥液組。兩組調節(jié)方法相同,特別是藥液灌裝,可以有針調節(jié)螺釘(B)調整松動,移動針頭固定板(c),然后對準安瓿中心旋緊螺釘(B);接著調整整體行程到瓶頸部位,再調整螺釘(A)使針管微量上下移動至超過瓶頸2 mm處(圖9—38),則使針頭進入安瓿時不與安瓿口摩擦;轉動手輪,針頭架的針頭向下移動的時機應該使安瓿剛剛擱到灌注藥液(同吹氣)這檔齒板時,針頭應開始插入安瓿口,當藥液灌注好后,針口應在安瓿搬動前全部退至安瓿口外,一個一個針頭調整,直到兩組針頭全部調整好為止。必須再用手輪多轉幾圈,查看機構工作情況。注意每只松動的緊固螺釘一定要在調整后旋緊。
 
      自動止灌裝置的調節(jié):自動止灌裝置是防止機器在生產過程中,遇到個別缺瓶或安瓿使用完但機器仍在運轉,而不使藥水注出,避免污損機器,防止浪費。當安瓿規(guī)格變換時,可以利用壓瓶座上調節(jié)螺釘放長與縮短來調節(jié)與壓板之問的間隙,故拉桿栓不再拉出,而頂桿將帶動頂桿套一起向上移動,使玻璃泵工作,進行灌液。遇到缺瓶時,壓瓶座上調節(jié)螺釘要壓住壓板,鋼絲繩將拉桿
栓拉出,頂桿帶不動頂桿套,使玻璃泵不工作,停止灌液(圖9-39)。
      藥液裝置的調節(jié):調節(jié)藥液裝置大小的方法有兩種;一是松開扇子板上螺帽,移至左方向,裝量增加;移至右方向,裝量減少。二是松開橫梁上調節(jié)螺帽,移至A方向,裝量增加;移至B方向,裝量減少。調準后,把螺帽擰緊(圖9-39)。
 
     燃氣頭的調節(jié):本拉絲灌封機所用燃氣為煤氣加氧氣或液化氣加氧氣兩種。使用時煤氣或液化氣的壓力控制在0.9~1kPa,氧氣壓力控制在0.08~0.1MPa,封口時將煤氣(或液化氣)和氧氣按一定比例混合對安瓿進行加熱。
 
     燃氣頭的調節(jié)包括火頭大小調節(jié)和位置高低的調節(jié):貯氣罐中煤氣和氧氣分別由2組閥調節(jié)和控制火頭大小。氣體混合時,先開燃氣閥,點燃后再慢慢打開氧氣開關(注:切不可先開氧氣開關),徐徐混合。分別旋轉煤氣(或液化氣)和氧氣調節(jié)閥,并控制煤氣(或液化氣)與氧氣的比例,調至呈藍色火焰(綠色或紅色火焰表示溫度降低,可以通過提高氧氣的比例來改善)。另調節(jié)螺釘A,使火頭架c的火焰與安瓿保持一定距離(約12mm),調整調節(jié)螺釘B,使火點的火焰距離安瓿口約8 n吼,然后根據(jù)安瓿預熱或加熱來調節(jié)火焰大小民,使拉絲封口光滑嚴密(與火焰大小、燃氣位置高低及安瓿轉動是否均勻有關)。如圖9—40所示。
     拉絲鉗的調節(jié):首先,調整壓桿F使其上軸承E壓在安瓿上旋轉自如,同時托輪G及上固定板H使安瓿垂直于底板,保證旋轉平穩(wěn)。再旋轉螺釘L對拉絲鉗D進行粗調,使拉絲鉗鉗VI到達安瓿拉絲部位,觀察拉絲f青況,然后對微調螺母A進行微調,修正鉗VI位置,使拉絲鉗拉絲達到技術要求。最后,調節(jié)螺栓c可微調鉗口開合大小。前凸輪轉動,使鋼絲繩B上下運動,壓板I上下擺動,從而使拉絲鉗口D開閉。
本文作者:宏精機械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j52itf.cn/xinwenzixun/show_99.html
版權所有@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